小学四年级

小议碎片化生活小作文

本文已影响 7.81K人 

当大数据、人工智能逐渐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精神要求都变得多样,传统社会统一的利益群体与文化共识便发生了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我们逐渐习以为常的碎片化生活。

小议碎片化生活

最受人们诟病的便是碎片化阅读。“今日头条”、“百度推送”,基于人工智能的读者自动接受并发散其感兴趣的内容已经成为这些电子、网络终端的应用的共同特征。以我自己为例,常常会在使用手机百度搜索功能的同时浏览一下百度推送的一些文章,比如我感兴趣的足球和政治,相关的文章就会自觉得映入自己的眼帘。当然此类别的文章的“百家号”往往选取的角度与内容都大同小异,比如以“国足还有戏?亚足联将调查默契球”为题的文章,我看到不下十多次,事实上亚足联调查的根本不是伊朗和叙利亚的比赛,只是球迷们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然后作为一名伪球迷,我明知如此,还是情不自禁地将这些文章点开阅读。又比如政治军事的内容,无外乎于中日韩的比较和世界军事实力的排名,往往想看国际新闻都会成为一件难事。由此可见,话题的单一化与低俗化,是碎片化阅读的问题所在,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决定屏蔽所谓让“读者博观天下”的头条推送。

那么既然快节奏的生活不容许人们慢下来阅读长篇大论,而如何利用好零碎时间呢,方法还是有的,古有顾炎武手不释卷,欧阳修文章成于“三上”,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克服浮躁,静下心来,化整为零然后聚沙成塔。另一方面,不要执迷于阅读量,“海量”阅读,只能让你成为点水的蜻蜓,只有深入地阅读,深入地思考才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再来看看碎片化社交,亦是如此。微信、微博中的“微”字形象地说明了信息的碎小和“无微不至”。微博将文章字数限制在140字之内,如此的文字游戏便是让博主们将内心的情感不加修饰地释放出来,美其名曰“直抒胸臆”,事实上,这种碎片化的表达与原始人表现喜怒哀乐无异,而关注者,朋友圈的点赞评论更是简约到只要使用表情符号即可完成。个人认为,与其说这些“微”是人们生活美好的展现或是生活压力宣泄的场所,不如说是语言文化的倒退,思想交流的贫瘠的最好说明。江淹的《恨赋》,用其清晰的文理,隽丽的文辞将人世间的幽怨与遗恨表达得淋漓尽致,引起后世之人的共鸣。反观当代人们在微博上的情感表达与交流,如近日热议的程序员自杀案与宋喆被捕,下面的评论多是对瞿欣欣、马蓉、宋喆之辈的怒斥,共同的交流由此出现一边的舆论倾向,其间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些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碎片化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社交模式,给我们带来不止是虚度的时间,更可怕的是人类语言、思想的倒退,记得学者费勇说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真心希望人们从碎片化的生活中找回自我,做到内心丰富而饱满。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