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载体读后感

戴老师高能唐诗课读后感1000字(通用5篇)作文

本文已影响 1.12W人 

篇一:戴老师高能唐诗课读后感1000字

戴老师高能唐诗课读后感1000字(通用5篇)

认识这本书之前,我最先认识的还是那个口吐狂言、语出惊人的“老头”:“要是我种的这个鬼田,我绝不写诗!”顶着一头短簇簇、硬刷刷的银白头发,讲起古诗词来总是双目炯炯满脸堆笑。

他就是“国民教授”——戴建业。戴老今年已经67岁了,但以一嘴不那么标准的湖北麻城普通话,辛辣风趣,狂放潇洒,视角独特的古诗词解说风格,在唐诗中赋予了人性格的色彩生活的色彩,经历的色彩,让诗歌更有温度。跟着戴老师学习,多多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以及内在思考的智慧,再现那段鼎盛时期的恢弘壮阔。

因为一直对诗词颇为爱好,兴趣也浓,于是乎戴老师的“高能诗词课”看的很有味道,看的时候共鸣感也很强。但是以前多是胡乱读看,不得法。而戴老师讲的这本高能唐诗课,不但讲的深入浅出,而且代入感极强。因为那些古代的大诗人词人,在他这里都化身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而不是一个符号,古人的忧戚喜乐与我们差别不大,形象更加血肉丰满,从故纸堆中鲜活立体地走了出来,然而这并不是将诗人们拉下神坛,穿行在戴老的文字中,虽是用眼睛看,但却像穿越到了那个时代,站在那个诗人的身边,一会和他一起边塞打仗一会一起喝酒一会登高远望,无形之中增加了语文的感受力和阅读量,对灿烂的大唐诗歌文化又多了几分理解和热爱,意犹未尽。

而诗词相关的历史、文法、趣事以及旁征博引,那更是信手拈来,内容系统而又深入浅出,为我脑海中铺陈出了唐诗的框架却并没有对哪一个诗人定性,我们喜欢杜甫的悲悯,也爱他的浪漫疏狂。风韵、风骨、豁达、禅趣……已经在戴教授的慷慨激昂之中流入脑海,像品味老朋友的趣事,由他转述给我们他的老朋友的酸甜苦辣,让我们更接近这些古代的大家。我相信,古代的诗人是真的如戴老师口中一样有才华又有趣,甚至过之而不及。在我心里,传承并非捧起古人的碎片,将先哲锁入神坛,这般看似更崇贤,实则少了温度予经典。或许当我们把先贤至圣当做朋友时,我们就找到了知识和思想的意义之一。

读书时背诗积累的痛苦,此时都变成了享受,咀嚼着不一样的滋味,不时窃喜:幸好这句诗,我曾经背过,不然都没法跟上老师的节奏。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和蕴含其中的华夏大地千姿百态的人文历史。这个“淘气的老头”给咱们讲唐诗里,我看到了在我们最憋屈的那百年里,喝的酒里有不甘与无奈,有落魄与孤勇,却都没有李白那碗酒里真真正正的豪气,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气,那种有底气的、洒脱的精神,更从文学作品反映出当时当代的人民精神面貌,一个朝代的气度和瑰丽,他本人的对生命的态度和感悟也气势磅礴的展现在人面前,亦让我真正领略到了它们流传千古之美,高能时刻以及伟大的民族活力!

终身学习,就是这样,不断的不断的发现惊喜,发现美好,让日子生活不那么难过。对这些高能诗人的个性解读,让人耳目一新,读罢韵味犹存,阅读他的文字,字里行间跳动的是古代文人的豪情,是他们对生命的感悟以及不羁,是颗始终不安的心灵与这个世界的碰撞,也是戴老与他们心灵间的碰撞,传之笔墨,颂于历史长河中,在我们的心中激起浪花。戴老师幽默诙谐敢于自嘲,真是大丈夫!

篇二:戴老师高能唐诗课读后感1000字

鲁迅先生曾说:“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唐诗之所以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主要是因为它的艺术造诣登峰造极。以前因为我对很多诗没有文学素养的积淀,很难读出它的味道和精髓,最近拜读了《戴老师高能唐诗课》,曾经一知半解的唐诗竟感觉融会贯通了。

书中选取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作品,都是古诗中当之无愧的精华,再加上戴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真可谓珠联璧合。戴老师在分析诗歌时,总是一丝不苟,按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逐句解读,再加上征引对照,常以本人日常生活作喻,大有闲话家常之感。

比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我初读时就觉得它是一首访客诗,没有什么特别。经戴老师一讲解,再读这首诗果然感情就不一样了。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原来在古代吃鸡肉和小米饭是很隆重的款待,炖自家养的鸡,煮自家种的米,招待自己的好友,场面温馨而质朴,感受到主人满满的盛情。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通过诗人的眼睛看到绿树青山之美,既随意又工整,是不可多得的佳句。颈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场景描写,把喝酒聊天的氛围拉满,因为这一餐吃得高兴。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主客二人开始相约下一次的饭局,重阳节喝酒赏菊。这首如行云流水的诗写得好,经戴老师这么一分析,再读就感觉一个个生动淳朴的画面浮现在我眼前,好一个宁静安逸的田园生活!

在讲到《次北固山下》一诗时,书中称许:那时“大唐迎春”。翠微之外是狭长的旅道,碧波之上是诗人的扁舟。正是这种明朗阔达的境界,使得书中称颂这是“盛唐之音”。春意蔓延在长江之上,江面宽阔的下游潮水涨高,恰遇上顺风使船帆舒展。在那个无法摄影的时代,诗人用平缓细腻的口吻描绘了使人舒心的美。残夜未尽之时,已然红日初吐;旧年未跨之际,却现融融春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千古名句,是诗人对世人的宣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最后想到“雁足传书”,希望大雁捎去诗人的家书,以表达自己淡淡的思念。单是此书对这首诗的赏析,就跳脱了常人的思维,不仅仅写了诗人的思乡,诗人的忧愁,而更多的展现了诗人那种乐观豁达的心境,贴切地称述为“盛唐之音”。而戴老师之所以会将这首诗转悲为喜地理解,离不开他自身充分的乐观积极。如此历经世事而安然若素的心态,正是戴老师处世的风韵,传递给我们满满的正能量。

通过戴老师深入浅出的解读,我得以细细品味千年前文人的文思才情,亲近这些生动的灵魂和不朽的作品,感受这份独属于我们民族的浪漫!跟随戴老师的讲解,我仿佛置身于历史场景,了解诗人的人生图谱和世事变迁。让我们真正读懂诗人诗作,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蕴与伟大!

篇三:戴老师高能唐诗课读后感1000字

“盛世必然出现伟人,伟人必然创造盛世。诗国的盛世就是盛唐气象。”

这句话出自《戴老师高能唐诗课》。作为盛唐诗坛璀璨群星中的杰出代表——李白,他的诗是连牙牙学语的小孩都能耳熟能详。李白的标签很多:浪漫主义、诗仙、谪诗人等等,他可以说是盛唐气象的橱窗。这样一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究竟有多大的力量,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力量?

带着问题,我阅读了《戴老师高能唐诗课》。戴老师对李白的代表诗作逐一分析解读,联系作诗背景,带我体会李白写诗的豪迈、奔放、飘逸的激情。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李白诗歌中的矛盾与对立。《将进酒》前面几句,他快乐地放纵喝酒——“人生得意须尽欢”。接下来又写“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把功名利都看穿了,觉得它们“不足贵”,一下子很痛苦。但紧接着又说“惟有饮者留其名”,其实他还是很看重功名,喝酒也想永垂不朽。接着又是“五花马,千金裘”地换美酒,可见兴致又很高,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忽然冒出那么多愁绪。狂欢与痛苦来回交替,对功名的重视与轻蔑迅速切换,高度地自信与彻底的自卑同在。而且两者不同的情绪都非常强烈,矛盾对立的情绪相互撞击产生巨大能量,这种力量给了读者强大的艺术震撼力。

大多数人对创作讲究的是一致的情感,一脉相连。李白的诗却在完全对立的情绪中不断跳转,就好像是在两座悬崖之间来回跳跃。他的诗正反映了他那个蓬勃的灵魂,那个灵魂像一团火,燃烧、熄灭,都在骤然之间。燃的时候很猛烈,熄的时候很彻底。这个蓬勃的灵魂也反映了盛唐那个时代。这个时代国力不断走向强盛,国家就开始由盛转衰,出现了很多奢侈腐败,但仍然是蓬勃向向上的。这时李白的内心世界也开始有了变化,一方面很张扬,另一方面又隐隐不安,有朦胧的骚动。所以说李白的诗就像盛唐气象的橱窗,诗中透露出来的精神气,正是盛唐时代的缩影。

在盛唐时代,每个人都自我感觉良好。其中自我感觉最好非李白莫属。他在《为宋中丞自荐表》中自述才能,表明自已“怀经济之才”,很有治国才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到自己的志向:“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他在《赠丰秘书子春》中提到“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李白觉得自己对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在他眼中,天下似乎没什么事是他搞不定的。虽然他确定不太懂政治,但高度自信(或者说自负),宏伟的抱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都是那个时代赋予盛唐人的。李白则更突出地表现在了诗歌里。

盛唐是个兼容并包的盛世,这个时代自信与积极已经渗透进了人们的灵魂。其中李白“受害”很严重,自负和积极进取在他心灵深处冲突碰撞,从他笔尖溢出。李白诗歌中的伟力,正反映了唐诗时代的激情。他通过个体生命的激扬,生动演绎了盛唐气象中那种伟大的活力。

读了《戴老师高能唐诗课》,我对李白和他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李白如同盛唐气象的橱窗,让我看到了盛唐气象的自信和蓬勃。

篇四:戴老师高能唐诗课读后感1000字

《全唐诗》录了两千多首诗。这些诗人中,既有当朝天子,也有舟子樵夫,既有莘莘学子,也有赳赳武士。诗体包括古体和近体,从五言、六言、七言到杂言。诗风有雄壮有平淡有华丽……可谓异彩纷呈。戴老师主要选取了各位牛人的诗作为代表来讲。全书共分为二十一章:初唐,从上官体讲到王绩、初唐四杰、陈子昂;盛唐,讲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中唐,讲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韩愈;晚唐,讲杜牧、李商隐。

我认为,戴老师对这些诗人及诗作的分析最大的特点是联系现实,进行对比讲解。比如,拿脍炙人口的《春晓》这首诗来说,戴老师就既讲出了其中的新意,也讲出了其中的深意。在这一讲中,戴老师提到了孟浩然的诗其中的一个特点是“佛系”。他说,孟浩然的诗歌语言清淡,情调散淡。这种散淡,与他的佛系态度有关,也与他无官一身轻的处境有关。

接着,戴老师逐句分析。“春眠不觉晓”,外面的太阳老高了,孟浩然还在梦中逍遥,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这对于今天的年轻人、上班族来讲,简直是天大的享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他醒后的所思所想。刚刚把眼睛睁开,还迷迷糊糊睡眼惺忪,他马上关心什么东西呢?一个大男人早晨睁开眼睛,他什么也不关心,却关心花掉了几朵。这种清闲岂不是叫人嫉妒?然后,戴老师联系现实,讲到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内心承受太多的压力而自然对身边鸟声的忽略。我们何尝又不是这样?每天处理工作上的种种棘手的问题,在家要照顾孩子上学,房贷车贷又该还款了,还得写论文养家糊口……天长日久,这些琐碎把我们的心性磨砺得粗糙了,什么时候会静下来听雨听风听花开花落?因此,戴老师总结:孟浩然的《春晓》,不仅仅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是典型地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诗的语言及诗人的心境,都达到了高度和谐,表达了远离世事的自得其乐。

接着,戴老师用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在心境、情调、韵味上作细致的对比,从而让读者很容易就理解了孟浩然诗歌里表现出的闲情逸致。最后,戴老师还就孟浩然“风流天下闻”、诗作“空灵”、“韵致”、“淳朴”等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讲解。轻松诙谐的语言中,读者很自然就理解了孟浩然其人及其代表作的思想特点。

更多时候,我们学习古诗,往往根据老师讲解的古诗的词意呆板地理解句意,最后抄下诗词的中心思想。可以说,纯靠死记硬背,机械地学习古诗词,理解也是囫囵吞枣的。一旦考试,题干问诗里面哪句是写景的句子,哪句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哪句流露出作者的思乡之情等等这样类似的考法?我便通常不能灵活运用了。

当今社会,内容优先将成为主流,知识分子不仅能传道授业发光成名,还能实现知识变现。其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更多的人相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让更多的人去追求真知灼见。

篇五:戴老师高能唐诗课读后感1000字

唐朝,一个庄重且金碧辉煌的名字,不仅在政治、经济上有着独特、别具一格的“盛唐气象”,在文学上也颇有成就,涌现出了许多的文人雅士,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诗篇,他的名字在文学史上非同凡响,熠熠生辉……

当这个暑假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便被这个题目所吸引了:“高能”究竟是什么样的唐诗课才能被称为“高能”呢?怀着这样一颗充满着疑问的好奇心,我便打开了书想一探究竟,不知不觉走进了这奇妙的唐诗课……

《戴老师高能唐诗课》原是戴建业老师在哔哩哔哩授课教程的上卷,后来被编著成书。大家可能对戴建业不太了解:他是华中师范大学教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术带头人。他机智幽默的教学风格,亲切率真的人格魅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第一名,还被广大网友称为“国民教授”“别人家的老师”。在书中,他用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唐朝风光”,让我们不禁惊叹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感叹李白的豪放飘逸、领悟孟浩然的“佛性”、

体会王绩的孤独……对我们的唐诗学习很有帮助。

唐诗属于我国众多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说到传统文化,就不得不说一下蕴含多种传统文化,即将召开的19届杭州亚运会了。本次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组合包括了“琮琮”“莲莲”“宸宸”三个机器人造型。“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具有精美绝伦纹饰的玉琮是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他全身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饕餮纹”,寓意“不畏艰险,超越自我”。“琮琮”坚强刚毅、敦厚善良、体魄强健、热情奔放,展现了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鼓舞人们激发生命活力,创造美好生活。“莲莲”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西湖,名字源于西湖中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她全身覆盖清新自然的绿色,莲叶头饰以三潭映月为顶,以互联网为径,特色鲜明。“莲莲”纯洁善良、活泼可爱、热情好客、美丽动人。展现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传递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期许。“宸宸”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拱宸桥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记忆。他全身以科技蓝为主色调,头顶举世罕见的钱江潮,额头嵌以拱宸桥的图案,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宸宸”机智勇敢、聪慧灵动、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展现了海纳百川的时代精神,架起了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心灵之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已流传了上下五千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接过时代的接力棒,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好好地将这些珍贵的文化所传承下去。同时也希望本届的亚运会能够顺利举行,使杭州焕发出新的色彩,向五湖四海传播中国文化,让他们领略到东道主的热情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