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载体读后感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精选8篇)作文

本文已影响 9.28K人 

篇一: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精选8篇)

试问人间是否有一地既含哺鼓腹,又如登春台?然,寻此答案问起阅览万书的作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就是有这样一个地方,竟让苏轼白居易等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让吴晓波称作最美人间。

杭州是江南画里的点睛,是让我沉溺其中的存在。在江南,无处不杭州。烟雨朦胧、山水一色是它;柳色青青,莺歌燕舞是它;十里荷花,旖旎风光亦是它。杭州半城山水,半城清冷。偶然间,读起吴晓波的《人间杭州》,让我更加了解这哺育我的杭城。

吴晓波曾说过“杭州不是一座属于权力的城市,它一直被平民所统治”。吴晓波生活在杭州多年,在这本书里,他描写了关于一座城——杭州的记忆。书中用朴实平凡的语言,回忆起了城市之母良渚、飞来峰下的禅意、西湖的旖旎……不用华丽的修辞,我便被代入其中。书中描写的杭州不是一座神圣或悲壮的城市,它平凡、略带忧郁而不颓废。虽用平凡形容,但我却觉得是毫不平庸的。在杭州的湖畔和群山之中,作者也同样深深体会。父亲宁愿放弃前途,也要落户杭州并不无道理。作者眼中的杭州风景和市井生活带有很大的疗愈性。这让我顿时对杭州这片再也熟悉不过的土地更加喜爱。

这本书描写的意境是无法比拟的,作者运用竹林做封面,似乎他描写的杭州亦是这样清幽自在,自强不息。虽没有悲壮的历史,却引发我们对如何好好活着的深思。如今,身处这样美丽的城市之中,定然要做到珍惜当下,乐观面对困境。

我一直期待着不一样的杭州,希望它能换上新衣裳。2015年9月16日13点03分,它成功做到了。杭州成功获得亚运会举办资格。马上迎来了2022,杭州又带来了不一样的新色彩。小区里修理起了曾经长得参差不齐的梧桐树,马路从坑坑洼洼变为了平整宽敞,在家的一旁,原本出行不便,而今造起了新的地铁。

我喜爱杭州,不仅仅流连于这里独有的江南美景,还臣服于这里的人文精神。在回家的路上,我时常被电箱上美丽的手工画所吸引。每一个的上面都画满了不同的水乡风情。一个炎热的午后,我发现了美好图画的踪迹。一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工人背着沉重的画箱,顶着烈日,用铅笔起着稿,只见他目光专注,手大胆的挥动着,顷刻间,一副落日图便出现在眼前。完工后的他拿出毛巾裹在肩上消暑,眼睛望向远方,看看得出来,他似乎很是满足。满足的是在街上能够随意看到他的画,满足的是能够让路过的人得到享受,满足的是能够为亚运献出一份力量。我确乎享受到了从画中带来的美丽,更加能够感受到那一份辛勤与付出。似乎平凡的人很多,但他们绝不平庸:交警在学校旁疏散着车,环卫工人打扫着落叶垃圾,园艺工更是不顾炎热在路中央的栅栏内俯下身子种花。他们似乎都在努力着,努力让杭州变得更加美丽出色。

杭州运用茶文化、中国的刺绣、中国武术结合运动项目进行宣传。无数志愿者学习礼仪、外语以备国际游客语言不同、文化不同的不时之需。即使疫情延迟了亚运会举办的时间,但是人人依旧各司其职,努力传播中国文化,让全世界了解杭州,了解浙江,了解中国!

回忆起书中淡雅的一字一句,确实唯美。正如书中所写,杭州便是最好的人间!

篇二: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

如果说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那么,你眼中的杭州是什么性格呢?安静还是活泼?古老还是新潮?激进还是温和?也许,读了吴晓波先生的《人间杭州》,你会有一个更清晰的答案。

本书有一条很清晰的叙述脉络——时间。它没有动人心魄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华丽浮夸的辞藻,就好似一位学者就着茶盏在向你慢慢讲述,将杭州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听着”那一个个熟悉的街道名称和风景名胜在书中出现,你会恍然大悟:

哦,原来它还有这样曲折的历史;原来这么多历史名人都与杭州有故事。

原来,20世纪初被偶然发现的良渚文明将华夏文明一口气提前了2000年。

原来,白居易在任时组织修建的西湖堤坝并不是今日的白堤。

原来,中国古代民间十大爱情故事,有两个都发生在杭州的西湖之畔。

原来,中古之前,Quinsay(杭州古称)是欧洲人可以具体绘制的唯一的中国城市。

原来,你是这样的杭州。

历经沧海桑田,杭州由一个弹丸之地,逐渐扩大、发展,并几次成为都城所在。趟过岁月的河流,这座城市犹如天上掉下的一滴墨,在水中慢慢晕染开来,最后如鲜花般盛放。

跟着吴晓波的“脚步”前进,越来越发现杭州是一座包容的城市。从文化,到种族,甚至朝代更迭。你看:佛教可以在这里生根,基督教亦可在这里落地;不管来的是蒙古人,还是满族人,汉人对他们也没有很大的恶意和抵触;哪怕是每一次的朝代更迭,杭州人似乎也能比较平静地接受。似乎杭州人早已参透历史车轮前进的趋势不可逆转,不会过多纠缠在已经逝去的旧事物上,而是将更多的精力与才情投入到对未来的期待和建设中。毕竟,战乱和改革不是常态,人们的日常生活才是真实的人间。

人间杭州不只是存在于历史中,她是鲜活的。如果说灵隐寺、大运河、西湖是杭州的肉,那千百年来在杭州发展历史上停留过,并留下浓墨重彩的历史名人们,则是杭州的灵。灵与肉的结合,便有了今日的杭州。

在白居易、苏轼眼中,杭州是他们生命中的“白月光”。所做诗词中丝毫不吝啬对杭州的喜爱与赞美。

在史学家眼中,杭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5000年良渚古城,有“横跨”600多年的运河古桥拱宸桥。

在“善贾”者眼中,杭州是一座奋进之城,过去,这里有“红顶商人”胡雪岩;如今,浙商也享誉全球。

在电子商务弄潮儿眼中,杭州是一座“电商”孵化之城,这里有数不清的“网红”,更是云集了全国电子商务的佼佼者。

在外来游客眼中,杭州是一座优雅、温和的漂亮旅游城市,西湖新旧十景让人流连忘返,湿地和钱塘潮更让人心潮澎湃。

在我们市民眼中,杭州,就是我们最温馨的家。

在不远的未来,杭州将再添一个新的标签,那就是“亚运之城”。看,一座座亚运场馆已经拔地而起;听,亚运会歌已唱响全城。

这,就是人间杭州。一座优雅与繁华并存的城市!一座正在崛起的新一线城市!一座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文人骚客的“人间天堂”。即便离开杭州已数年,突一日,白居易又开始思念千里外的那片山水和那座城池,遥寄一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篇三: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

“如果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一种文化存在,那么,它的核心内涵,就不应该是物质而是精神。”这大概就是《人间杭州》里所说的根本了。作者用素净的笔墨将杭州光景层层铺开,让我们流连在杭州的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中,沉醉在杭州如诗如梦的历史长河里。

从最早在乌龟洞遗址发现并证实五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生活;到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发掘验证了早在八千年前就有现代人类在此繁衍;再是五千年前于此出现的”良渚曙光”,再到南宋建炎三年为临安府—古代诗画的代表;再如今杭州繁华的大街小巷,被科技新兴概念充盈的杭城;浙商精神的创新传承,无数脍炙人口的美谈,千古以来风骚的人物都汇聚于此,造就了如今独树一帜的杭州。

我生长在杭州这片沃土上,对于杭州,心底是有着无限的情感。十几年来,杭州望着我成长,我也见证着杭州的变迁。

书中说“每一座城市都行走着很多灵魂,他们有的是看得见的,有的是看不见的。他们在不同的时间里出现,在同一个空间里重叠,层层叠叠,有的是可以被感知到的,有的则终生茫然无知。”杭州正是这样。一座百纳海川的城市,走着千万个灵魂,即便是每天为生活奔波的灵魂也是那么的充满着向上的力量,看不见的英雄的灵魂也是一直陪伴着我们的,他们的足迹遍布在这个地方,可能有些人的脚步为了生活而加快,有些人可能在闲暇的时候游逛着每一个地方。

杭城夜晚的大街小巷,温暖的气息满满的,缓缓的溢着;杭州的夜很静,浸在温暖中的怎会焦虑与浮躁呢?就连亮白的月也是暖色调的。夜的氛围虽暖却不闷,杭州的月光她是一泓清泉,洒向朦朦胧胧的窗纱飘进来,虽是夜半,可屋里却亮敞敞的。心洒一泓清泉,睡梦中怎么不会清香。梦里的事物也是缠缠绵绵,我总是留恋梦乡。凌晨3点大多人是酣睡的,但总有为了杭城的美好而辛劳的人。环卫工人这时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路上随处可见的垃圾车,每个小区前一排排的垃圾桶,那是大多数人都没见过的杭城吧。而你可曾见过凌晨4点的西湖,你可见过方才那漆黑的夜空,刚刚露出了浅浅微光,断桥上,宝石山间,竟有成群结队的人们安静甚至有些虔诚的等待着日出,为迎接新的一天,也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正如作者说的那样,杭州是一座包容的城市。这两年,新冠疫情带给我们一遍遍的困扰,每次封区,似乎给这世界按下了暂停键。但人们总会配合,做核酸,减少外出,一切在杭州尽如此井然有序,疫情的控制总是出奇的有效。菜市场,小区门前,还有林间的小道上,总能看见有“免费凉茶”的字样,能给那些需要的人。在炎热的夏天能够解去酷暑,送来清凉。

也许就是这样,从古至今,五湖四海不同的灵魂,共同组成了多彩的杭州。人们来这座城,爱这座城可能是因为其风光旖旎,或是其门庭若市,但更多多吸引他们的应该是一种人的情感美,这种美使杭州的永远维持着一种清凉的,静雅的氛围。

在这里没有北上深的那样摩肩接踵的快节奏感,没有上海的那样鳞次栉比的高楼危耸的现代感。有的是那西湖边永不停歇的笙笙歌舞,和那为理想奋斗拼搏的人们。

这就是《人间杭州》,或是青年梦想拼搏的地方,或是老人们安享晚年的地方。而这种真实而舒适,是人们所心驰神往的;而我,在这里成长,这里就是我的故乡。而《人间杭州》将这座城平凡,真实的那个面孔展现出来。

孤寂流浪的旅人,在这里找到了可依的归属;拼搏勇敢的灵魂,在这里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篇四: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

用指尖翻开这不平凡的书,随着作者的笔缓缓走进杭州,我看到了一座不一般的城市,也知晓了一些不一样的故事……

古老的传奇:良渚古城,杭州之母

良渚,这本书的起点,它当之无愧。1936年,施昕先生揭开了这座有5000年历史的文化遗址的神秘面纱。从遗址的许多细节来看,早期时候的人们已经有了最基础的文化。那精美庄重的玉琮,精致华丽的玉碧,无不体现了远古文化的优美,上古人民的智慧。这种智慧,也为后来杭州文明的发展奠定基础。当然,在同一流域也有许多其他的部落,那良渚为何会脱颖而出呢?作者认为:“良渚最根本性的一个升级是,它居然是一座城市”。这正是因为他们的突破,他们不断发明不断优化,才有巨大进步。而且从远古到现在,杭州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一次次带给世人惊叹。近五年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905亿元,位于全国前列,并且人口数猛增三分之一。在新冠疫情中杭州首创健康码,成为控制疫情的重要法宝。那是什么在鼓舞历代的杭州人民努力奋斗的呢?或许是血脉中的拼搏精神,或许是骨子里对自身的高要求。每个杭城人心里也许都有一种竞技精神。

杭州,从古老而来,在奋斗中撒下亚运的种。

涌动的繁华:京杭运河,杭州命脉

京杭大运河连接南北,建于隋朝。虽从前有人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可如今也有一句话——如果没有运河,就没有杭州。那又为何称为命脉呢?书上详细写到,大运河把江南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吸引过来,让杭州成为贸易的重要节点。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里,虽然运河的环境越发肮脏,但也依旧不改其繁华气象。走在繁华的街道上,你会惊讶的发现杭州是一座应有尽有的城市,商品琳琅满目、囊括中外,娱乐场所数不胜数、星罗密布,科技馆博物馆五花八门、大开眼界。它不断向外界学习,也不断包容一切,这或许正是杭州的魅力所在,让她有机会举行亚运会。甚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大运河,在这次杭州亚运会中也有出场的时候。吉祥物宸宸正是象征着京杭大运河,他的名字正取于运河上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象征着海纳百川的时代精神,欢迎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参加此次杭州亚运会,为中国与世界各地人民建起一座心灵之桥。

杭州,从八方汇聚,在包容中开出亚运的花。

不息的活力:梦想之城,杭州未来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吴晓波先生详细的讲述了杭州这座生生不息的新城市的成长故事。他从马云先生讲起,这位能言善辩的杭州人创造了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对于杭州的意义是非凡的,如同杭州的另一条“大运河”,带动了杭州更多公司的参与与创新,使得杭州拥有了更多的大企业,使得杭州这繁华而又现代的新城市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走在热闹的大街上,嬉笑声,吵闹声绕在耳畔,在这座快节奏的城市,每个人都行色匆忙的在街上走着,像是被什么驱赶着向前奔跑。我想,或许是梦想的力量。这也是每个亚运奔跑者脸上的色彩。对于杭州而言,亚运不会是终点,而是起点。

杭州,为梦想起航,在圆梦中孕着亚运的果。

《人间杭州》讲的是杭州精神与杭州的风土人情,那种生生不息的活力不仅在书里,也在那张杭州亚运宣传海报上。亚运会是让亚洲人民展现体育精神的场所。比如创新世界纪录,每一个热爱体育并坚持训练的人都有这个梦想,他们都用创新精神使后浪推动前浪,使人的极限不断被刷新。对梦想的执着,让杭州与亚运格外的契合。

杭州,从平凡脱颖,在奔跑中谱着亚运的梦。

我在杭州里,品味一座城市的古老与创新;我在亚运中,追逐一段梦想的前世与今生。

篇五: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

“江山是风月,最忆是杭州”。

杭州,这座城,似水柔情般包容着生活在此处的人们。在这座古老的城市,有着运河边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韵味;有着西湖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六月美景……没有一处不彰显着杭州的风土人情。

细细读来,它以诗文般的叙述展示了一座具有历史气息,又包含人间烟火气的古城。随着书页的翻动,杭州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我面前,而这样一座特别的古城,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生活在这的每一个人。

是啊,正如作者吴晓波老师所说,“我想了很久,后来明白过来了,杭州把整座城市放大成了一个博物馆”“杭州没有被博物馆化的原因是它的文化更多地被呈现为风景、文字、传说和商品,他们都还活着,今天仍然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一座古城,经作者的笔,缓缓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我很庆幸能够通过这样一本书去感受到这座我居住了十多年的古城中我所不知的那一面。

杭州的人间烟火气也在吴晓波老师探索这座古城中体现了出来。在作者眼中,这座古城是独具“偏安”气息的。其这样解释到,“偏是一个选择,安是一种姿态,它提供一种小心翼翼的安全感”。

我认为作者眼中的“偏安”气息也可以算作是水的一种特性,水是给予,是奉献,但从不索取,这也印证了杭州这似水柔情般的古城,令人人都可感受这别样的风趣,体会人间杭州中的美好。

“烧饼,卖烧饼啦,新鲜好吃的烧饼嘞”,这是弥漫在杭州小巷子里一句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声音,清晨冒着热气的小摊,小摊上摆这香气喷喷的烧饼,小摊主人不停的在摊边吆喝着,等待着人们的光顾,一旁的人们虽赶着去干活,但也不忘品尝这具有人情味的烧饼。我想,这也许就是人间杭州的特别所在吧!杭州这座快慢结合的古城,既有着大家伙996在街上的来来往往,又有着慢悠悠且恬静的小巷生活,大概这就是人间烟火气吧!

每日傍晚,总能听到大家伙们的欢声笑语。要么在家中观看着有趣的喜剧片,要么在大街上与同伴聊着感兴趣的话题,时不时还能听到街上车辆滴滴的鸣笛声,人情味满满!

现在,第19届亚运会即将在杭州拉开序幕。千年古城与亚运文化的碰撞,无一不是时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它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杭州,这座古城,正以一种无私奉献精神,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为大家展开一场特别的亚运会,一场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浙江风采的,具有杭州风情的亚运会!

杭州,这座不同于我记忆那般的古城,带动了生活在这里的世世代代的人们。它是一个满是人间烟火气的城市;一个充满人们欢声笑语的城市;一个无私奉献的,将带给人们一场别有风味的亚运会的城市;一个……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人间记忆,似水杭州!

篇六: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题记

我们都知道白居易的《忆江南》,他用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杭州,而吴晓波呢?他用书记录了这人间仙境。我曾天真地认为,不过是座城市罢了,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发现我是多么无知……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那么多的文明古城,但能够像杭州这样集历史、宗教、文化、美景、经济于一体的城市,却是屈指可数。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代名词,那杭州的应该是什么呢?这个答案太多了,它们全都藏在了这本书里,藏在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只待有心人慢慢翻开……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投入的感情,他在书中说“如果在人间,杭州或许是最好的人间了”,杭州,是他居住的地方,是他生活的地方,也是他获得成长、收获感悟的地方。他翻阅了庞杂的文字记录,走遍了大街小巷,以一位作家的视角为我们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带我们去领略这座城市的言外之意,也由我们去体味他心目中的杭州。

这本书中关于杭州的故事每一篇都很有意思,引人遐想。但是,我们不能单纯地将《人间杭州》归纳为一本记叙文,它更像一本史书,一本城市的传记,作者以渊博的学识,以及对于文明的深层次探索,来展现了杭州厚重的历史感,和他对于杭州深沉的爱意!一次,我与朋友提起杭州,他最先想到了《新白娘子传奇》,那断桥和苏堤总浮现在脑海里,隔着水雾,仙气飘飘,并认为它代表了杭州的美好,也许是当时目光短浅,竟认为他说的没错。几年后,等我翻开《人间杭州》,却发现当年的说法多么可笑,为自己的浅薄感到羞愧,杭州的美好,哪是它可以代表的呢?书中穿插了大量插图,对应每个章节的故事,使人阅读时轻松自在,令人身临其境。如果你想要快速了解杭州,《人间杭州》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它记录了杭州的文化底蕴、历史渊源,书中还附有杭州地图,大可将其当作旅行指南,还是那种附带讲解的指南!可谓一书多用。不得不承认,它是一本值得你去慢慢“咀嚼”的好书!

在吴晓波看来,杭州是一座没有拒绝型人格的城市,它被美景包围,“偏安”就是它的宿命,但这里有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这里有静好而繁忙的生活……杭州历史没有屠城一说,都比较平和,我认为这样也挺好的,不会大起大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如此的杭州,怎能不令人向往呢?

杭州淡然地接纳了一切,也塑造着这里的人与物。

如果说,杭州是人间天堂,那么这个天堂便是这样既淡泊致远,又带着几分人间烟火气的样子。那么,这样一座承载着理想中的天堂生活图景的城市,也无法让人拒绝吧。

如果要择一城而终老,也许这一城,便是杭州。

篇七: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

自小出生在杭州,我与这座城市的记忆,似乎是具象的,是夕阳斜照的西湖,是博物馆陈列的良渚文明,也是钱塘大潮翻滚的浪花……而读完作家吴晓波写的《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我与杭城的记忆才逐渐丰满起来,感受到这座“偏安”城市的言外之意。

食得人间烟火,诗意杭城

“人间的模样,其实就是生活的倒影。人间的意义,无非就是活着的乐趣。”千百年来,杭州因其“偏安”的城市性格,让整座城市免于战火与屠城的危机,它总是谦和的,向我们回答着“如何好好地活着”这样的哲学命题。

几百年前的慧理在杭州武林山放下了世俗的烦恼,以神速修建了灵隐寺,至此,杭州就有了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禅意。白居易在杭州完成了自己“外放式的休假”,力排众议修筑白堤,临别还拿出俸禄作为“治湖基金”,至此,杭州就有了水墨江南,山水如画的诗意。钱穆在杭州建立吴越国,倾尽国力修筑罗城,坚持“偏安”的国策,遇强示弱,友好周边,至此,杭州就有了器物风华,贸易繁荣的安逸。苏轼在杭州留下了肥嘟嘟的“东坡肉”,把西湖与西子相比,至此,杭州就有了乐观旷达,自得其乐的境界。杨廷筠在杭州受洗,学习西方先进的天文、立法知识,至此,杭州成为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圣地。乾隆在杭州龙井村访茶,为杭州带火了茶叶和丝绸,至此,杭州成为了龙井之乡、丝织业之地。

在这里,有“偏安”选择下的晴雨皆好,有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这里有静好而繁忙的百姓生活,这里有新时代中的腾挪扩张和新兴发展……文明从未在这座城市中断,随着书页的翻动,杭州的内涵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我眼前,而这样的城市精神就藏在这美景与文明融汇的诗情画意里,藏在每一个杭州人生活起居的烟火气息中。

乐得人间安逸,智慧杭城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政治上的与世无争,让这座城市在历史舞台中总是扮演着“柔弱女子”的形象,而看似“偏安”的背后,杭州人总能用勤劳与智慧乐得人间安逸。

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杭州就成为了南方的交通要道,经济枢纽。宋代杭城更是成为了城市经济繁荣的典范,南宋时期吴自牧《梦粱录》中也记载着关于杭城街道的盛况“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属实让人想要回到过去一探究竟,大饱眼福。清代胡雪岩成为帝国无人不知的“红顶商人”,善贾者始终把握着城市的命脉。时至今日,杭州也是经济舞台上不可缺少的一员,作为电子商务之都,杭州自然是是电商经济和自媒体的发展领地,引领了浙江乃至全国的互联网发展,把握住了新时代的脉搏。

在这里,人民始终是安逸的,在城市经历岁月沉浮之后,依旧能充满生机。无数的杭州人在“偏安”的城市性格下辛勤劳作,城市的精神就藏在了这千百年的日日夜夜里,藏在了进取拼搏的“不眠之城”里。

汇得人间英才,多元杭城

“春风得意马蹄疾,人间最美是杭州。”杭州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文人聚集于西湖雅地,农夫劳动力长居于运河俗地,每个人都能在这座城市中找到自己的容身之所。

杭州从不是保守封闭的,它始终以开放多元的心态欢迎着五湖四海的人们。早在元代,马可波罗就向世人介绍这座多元融合的城市,到了清代,传教士们在此地创办大学、修筑医院,近代,实业家在这里投资办厂,发展经济。现如今,第19届亚运会也即将在杭州召开,作为国际级的大型赛事,杭州亚运会处处彰显了先进的“零碳”办赛的绿色理念,建设了节能、环保的“十大特色会场”。同时为更好地传递城市底蕴、提升杭州魅力色彩,男女老少都在为亚运出一份力,工地上的工人在用汗水筑基,公园里的老人在用武术向外国友人传播中华文化,小孩在纸上用画笔谱写自己心中的亚运。

在这里,文化始终是多元的,我们看到了更加开放包容的杭州。城市精神就藏在了每一个杭州人的微笑里,藏在了这样一座“奔跑之城”里。

读《人间杭州》,了解了杭州的前世今生,似乎真的会让人获得另一种时间感,我们可以与历史任意时空的杭州对话,也可以站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眺望未来。江南好颜色,更好的是用自己的温婉恬静地等在那里,也它的胸怀默默地接纳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人,期待作为新时代青年人,见证更多的杭城今生故事,以杭州人的自信、平和、开放、包容,与世界相拥。

篇八: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

“‘偏安’是它的宿命,也戏剧性地构成为城市的个性。”这是书中作者对于杭州的评价。“偏安”,一向是一个贬义大于褒义的词,为何会被作者用在杭州身上,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就是这个词,引得我去一探究竟。

恰逢杭州即将举办亚运会,而吉祥物,定是最能代表举办城市城市性格的物品。于是,我决定,由“宸宸”,“莲莲”,“琮琮”,去寻杭州的前世今生。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琮琮”的身体以黄色为主,头上有着饕餮纹,名字源于良渚古城的出土文物玉琮,代表着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它身上的纹路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一如良渚古城给人的印象。尽管良渚古城只剩下遗址,但我们仍能从那些史料与遗址中一探杭州当年的风华。我在书中得知,良渚人已经告别游牧,学会在水田里种稻谷,他们发明了木质和石质的纺轮,发明了滤酒器,还制作了品类繁多的玉器。读着书中的文字,我感受到了那时人们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晚上燃着篝火,聚在一起喝酒的那种简单的快乐,感受到了匠人雕刻玉器时的那种对信仰的虔诚。那时的杭州,大概是质朴的,带有一种野性的自然美的吧。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宸宸”的身体以蓝色为主色调,额上的拱形则是拱宸桥,名字亦源于此,代表着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可以说是是杭州繁华的开端。我从书中得知,在隋朝之前,杭州只是华夏帝国的地图上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杭州真正兴盛,始于隋修大运河。大运河开通后,只有东西交通的状况被改变,南北的漕运往来密切起来,而作为南部终点的杭州,自然而然地,商业兴盛起来,城中出现了十多个以桥梁为中心的商埠区。读这些文字时,我脑中自然而然的便浮现出了画面:小贩挑着扁担大声叫卖,船夫喝口酒,摇下桨,嘴里兀自哼着不知名的调子,孩童在青石板路上嬉闹……那些声音仿佛就在我脑中回响,我不自觉地有些失落,遗憾于未能亲眼得见杭州的那些繁华岁月,只能从尚存的小河直街中窥得一两分杭州当年的热闹。运河给杭州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让杭州带上了些可爱的烟火气,让杭州人喜爱那些不喧杂的热闹,悠闲平淡的生活,那份骨子中的“安逸”大抵是从这儿来的。“运河文化”构成了杭州的一部分,留在了传统的习俗与语言中,留在了端午节运河上的龙舟上,盛饭时说“添饭”上。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运河,杭州便不是完整的杭州。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莲莲”的身体以绿色为主色调,头顶荷叶,荷叶上的小石塔则是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映月,它代表着世界遗产西湖。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俗语,杭州之所以能得到这样高的赞誉,西湖功不可没。我幼时常去西湖边玩,与这片湖自是印象深刻。西湖坐拥群山,湖水呈现出一种清透的绿,与苍翠远山,湛蓝天空相衬,俨然一副令人迷醉的山水画,夏日荷花,秋日桂子,冬日残雪,春日绿柳,点缀其中,一年四季,各有各的风光。我初见其时,便惊为天人,后来虽去了许多地方赏玩美景,但仍觉得没有比得上西湖的。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被它的美所倾倒,为它赋诗作词,林逋在孤山隐居,白居易在离杭后仍念念不忘,写下《江南忆》,苏轼自认是“前世杭州人”。西湖给我一种柔美,温婉,但并不柔弱的感觉,它让我觉得,杭州像水,是至清至柔的水,也是穿透石头的水,它让杭州带有一些风雅,有文人的风骨。

三个吉祥物的灵感来源可以说是杭州的文化底蕴,而他们机器人的造型则代表了杭州的另一面——现代都市的一面。阿里巴巴的崛起,未来科技城的落地等种种事件,都使得杭州的科技高速发展,新时代的杭州,还赢得了新的美誉——“互联网之城”。这是一座文化古城,但这也是一座新兴科技之城,杭州是多元化的。

杭州最大的特点,便是具有文化的兼容性,两个时代,多种文化,碰撞没有让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消亡,而是奇异的融合在了一起,它们构成了完整的杭州文化,构成了我记忆中的,我生活的那个最好的杭州。杭州之所以能承办亚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事,其一是因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其二则是因为多元、包容、丰富的杭州文化。经济实力的雄厚得益杭州的商业,旅游业与高新科技产业。而文化实力则源于时代的沉积,源于良渚古城,大运河与西湖的馈赠。

杭州文化中的包容性使得它必能欢迎前来的异国文化,与之碰撞出炫丽的火花。相信杭州一定会为我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亚运盛典!我们共同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_

细细想来,我竟有些感念自己的幸运。在得了这本书之前,杭州在我心中的形象只有个模糊的影子——繁华,美丽。这本书就像那针线,将那些影像一一串了起来,成了一匹上好的绸缎。幸得这本书,我才去探寻了杭州的前世今生,看到了它的另一面,认识到了它的多元化,倒也难怪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了。以书为友,其乐无穷。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