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载体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600字(精选7篇)作文

本文已影响 1.07W人 

篇一:西游记读后感600字

西游记读后感600字(精选7篇)

纵使神通广大,心不沉何能成大事?若是心平气和,十万路遥又有何难。

——题记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在与菩提老祖学习本领时,他学习用心,成果显著,菩提老祖犹为喜爱。可后来却沉不下心,变得浮躁,与师兄弟展本领,被老祖驱逐出门。

在经过数百年的磨难后,他改变了浮躁的心理。在与唐僧西游取经时,他安安心心陪同。一路斩妖除魔。难道花果山白当大王的悠闲日子不爽吗?但悟空没有动回去的念头。若是没有沉下心,难道还能取得真经吗?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不沉心行事。在《三国演义》黄忠与严颜成功拿下天荡山后,又带领人马向定军山进发。黄忠屯军在定军山口后,数次向镇守此处的曹军守将夏侯渊发起挑战。但是,夏侯渊都只是据守不出。过了几日,夏侯渊派出夏侯尚引诱黄忠,自己趁机伏击黄忠军队。结果,黄忠手下的将军陈式果然上当,被夏侯渊活捉。在这焦急万分之时,法正向黄忠提出将所有财物分赏给将士们,激励众人决一死战。当天,黄忠就率众拔营启程,每走一段路就设下一道营垒,然后又继续向前推进,行军十分谨慎。夏侯渊不听夏侯尚等人的劝阻,草率出击吃了败战。最终,黄忠的军队顺利夺取了定军山对面的山坡,占据有利地形。

如果黄忠没有沉下心来战斗、步步为营,哪里能迎来胜利?

其实,这种事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曾经,我也和悟空一样浮躁。当时期未拿了个第一,就认为,几乎每个学期第一都是我,我太牛了。新学期一开始,就趾高气昂、不可一世,认为别人都是废物。于是就开始上课不认真,极度浮躁,在那笑来笑去,傻得不成样子,以为自己很历害,一下课就发颜,也是笑来笑去。一考试成绩就不堪入目。那个成绩让我再也笑不出来了。我做出改变,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好好休息,沉下心来学习。终于找回了从前的状态,回归了从前的成绩。

无论做什么事,无论本领有多大,只有沉下心才能干好事,干大事。

篇二:西游记读后感600字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与《西游记》合称四大名著,其中《西游记》令我爱不释手,讲述了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

书中有个故事叫“三借芭蕉扇”,这个故事讲的是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这里寸草不生,只有向铁扇公主借芭才能通过。可这哪有那么容易?孙行者第一次借扇被铁扇公主扇到了小须弥山;第二次借扇,孙行者拿到了一把无用的假扇,学聪明了的孙行者摇身一变成了牛魔王,牛魔王气冲冲地找孙行者大战,最后师徒四人终于通过火焰山。

读了这个故事,我受益匪浅:师徒四人可真是百折不挠,即使前两次借扇没成功,但是师徒四人依旧要再次借扇,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人生的路是漫长的,也是曲折的,不能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而自暴自弃,那样会失去自信、失去自我,永远不会成功。而师徒四人借扇失败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继续借扇,最后通过火焰山。设使他们在借扇过程中失败了,师徒四人就不会取得真经,孙行者也不能成为斗战胜佛了。

再看看我自己,一遇到难题就知难而退,读了《西游记》后,我便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个“知难而退”的坏毛病。之后我看到一题大师级的数学题,我一想到师徒四人的可贵精神,我便打起精神继开始做,笔无数次在稿纸上比来划去;无数公式次在脑海中闪现;我得出的错误答案无数次被我作废;汗水无数次从笔杆上滑落……马上好几张稿纸摊在桌上,桌子上净是橡皮屑。即使奋斗了两小时,但是师徒四人的精神依旧在鼓舞我,我立即又有了动力,我暗暗鼓励自己:加油!你—定可以成功的,不要放弃啊!终于我将汗涔涔地将笔搁下了,望着自己写出来的正确答案,我喜不自胜,举起双臂欢呼着:我终于成功了。即使头非常晕,但心里却充满了“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喜悦,想必取得真经的师徒四人也有这感觉吧?

《西游记》还教会了我很多道理,《西游记》令我爱不释手!

篇三:西游记读后感600字

在慢慢咀嚼那些激情热烈的语言中,在静静感受那些细腻悠长的笔触时,眼前总会出现几个鲜活生动的人物,但我只把它看作一本讲述取经之路的小说,写佛教之事而已。而今重读,掩卷沉思,窗外风在呼叫,树在摆动,但只有平静下来去细品才知道取经背后作者不只想让我们品味取经之难,而是让我们感受社会现实。

细品全书,在每回中师徒四人遇上的每个妖怪都有一种特性。举两回来说,孙悟空打白骨精一棒便将白骨精打死了,可在打九头狮子时就因为九头狮子是太乙天尊的坐骑,所以孙悟空不能打死九头狮子。转念再品,这不就是作者借天上没有背景的妖怪与天上有背景的妖怪进行赤裸裸的对比么?没有保护伞的便可随意处罚,有保护伞的做再多错事也是大事化了。

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一则新闻:呼兰县秘书,环保党组书记,资源局局长等人,为黑社会集团当“保护伞”,使黑社会的人不受惩治,继续蔓延。看到这则新闻时,我震惊了,为他人帮凶为自己搏得利益,如此的腐败,这真的就是现实社会吗?

再说结尾,本该是皆大欢喜,可师徒四人历经千百磨难,来到大雷音寺,阿傩、迦叶却叫师徒四人用礼物换取真经,连佛祖也向赵长春家收了三斗三升三米粒黄金……看到这些,我不禁皱眉,西天圣地不应该是纯洁高贵的么?怎么也会被世俗利益腐蚀?

这让我又想起前文中,凤仙郡的官员只是不小心打翻供奉玉皇大帝的贡品,于是就被惩罚终年无雨!百姓都快饿死了,但所谓的神仙却不管人民死活,只顾自己。这不就是当时朝廷官员欺诈压榨百姓的真实写照么?不就是如林龙飞“群芳宴”案么?这又算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当佛当神若只贪图一己之利,那他们师徒四人取得的这些真经又有何用?

品完这取经之难,品完这神的贪腐,品完这妖的仗势……整部书的背后是朝廷的腐败现实,是官场上贪官的玷污。

他人读罢捧腹大笑,我读完只觉字字泣血,愿天下不再出腐败社会,不再出贪污之官!

篇四:西游记读后感600字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从《西游记》这本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内涵。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写了天地生了个石猴,它学了本领后大闹天宫,后来被如来佛祖降服,答应如来佛祖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最终修得正果。

这本书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引人入胜,是名副其实的“经典”之作。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石猴,名叫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武艺高强,知恩图报。在三打白骨精的时候,被白骨精陷害,唐僧对悟空产生了误解,执意认为孙悟空杀了人,于是把他赶走。后来,孙悟空得知唐僧有难,便去救他。可见孙悟空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到现在还想在五行山下被唐僧施救的恩情。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感恩”的含义,不要去计较别人给予你多少,然后再去衡量给别人多少,要学会包容,这样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纷争和冲突,才会和平美好。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赞叹,他们经历了那么多磨难!靠自己坚定的信念坚持下来了。想想我,不禁脸上火辣辣的。两年前妈妈给我报了架子鼓班,刚开始我激情满满。课上认真学,课下刻苦练。可坚持不到一个月,我就开始厌烦每天单调的练习,开始“三天打鱼,两头晒网”。每次去往上课的路上,我总会默念“还是放弃吧!每天练习太累了。”读完《西游记》后,我告诉自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从此我开始认真学习架子鼓,还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不管前方的道路铺满荆棘还是长满鲜花,我会坚持走好每一步。

篇五:西游记读后感600字

说起《西游记》,我的话可就多了!什么“三打白骨精”、“大战牛魔王”、“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还数《三打白骨精》。孙悟空重情重义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话说,师徒四人往西天取经,他们走到了白虎岭,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白骨精想吃掉唐僧肉,长生不老。只见白虎岭山势险峻,悟空发现山间浓雾弥漫,天色阴沉,必有妖怪,于是纵身一跃,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让唐僧坐在圈内,妖魔鬼怪就进不去圈里了。狡猾的白骨精第一次化作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来接近唐僧,手里提着一个装有食物的篮子,想引诱他们吃下有毒的食物,悟空老远就嗅到了妖气,定睛一看,原来是个白骨精,悟空立刻变出金箍棒,跳起来就是当头一棒,白骨精将肉身留在了地上,魂魄趁机飞走了。唐僧见悟空杀生,把悟空教训了一顿。第二次,白骨精化作一个老太太,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但白骨精都被孙悟空识破最后打死。唐僧见悟空又杀生,对悟空下了紧箍咒,悟空双手捂着耳朵,十分痛苦地在地上乱滚。唐僧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最后白骨精变成一阵风将唐僧带走了。八戒、沙僧两人急忙去找悟空来帮忙,他们在天上腾云驾雾,飞到了白骨精的洞口,重情重义的悟空用金箍棒把白骨精打得粉身碎骨,救出了唐僧,唐僧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悟空。

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既勇敢又重情重义的孙悟空,即使因为师父的误解把自己赶走了,在唐僧处于危险关头的时刻,孙悟空还是会毫不犹豫保护师傅。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做像孙悟空这样的人,有正义憾、重情重义,对朋友要一片真心。有一次,我的朋友因为她的一个发卡弄坏了而伤心,我并没有急着说什么,而是在她旁边先安静的倾听,时不时安慰着她,后来她的情绪平复了很多,从这此后,我和她就成了最好的朋友。

读书使人快乐,书籍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篇六:西游记读后感600字

有人说“生如长河,渡船千艘,唯自渡是真波”,没有错,重使生命中与千万艘别人的渡船,如果想要前行,就只能自渡,无论有多少挫折,无论自己暗自消沉过多长时间,只有不畏艰苦,自我救赎才能走上人生的正途,清醒而从容地活着。

吴承恩的《西游记》大家也都是耳熟能详,这本书讲的就是唐僧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小时候读《西游记》只觉得奇幻好玩,现在回来才发现简直就是人生教科书。就比如神仙妖怪、普通民众常常问唐僧:“师傅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唐僧总是不卑不亢地回答:“贫僧自东土大唐来,去往西天拜佛取经。”唐僧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一个点,正是因为这句话的存在,女儿国国王、蝎子精等才不能得偿所愿。所以我在想,所谓成功,是否是稳定心性呢?

世人常常说那八戒好色,见到了个女妖精就走不动了。可是姐姐对我说过,那八戒每次吵完架后,就经常嚷嚷着想回高老庄,这何尝不是痴情的表现呢?但是这个问题,我也不怎么经常思考,有点难理解,便不怎么多想。

取经路上唐僧四人都在进步,孙悟空从桀骜不驯、无所畏惧变得成熟稳重、尊师重道,学会了承担责任、慎重思考、不乱杀生。可是还是更喜欢故事刚开头那个他追求自由,不受尘俗礼教所约束,想吃蟠桃仙丹便吃,讨厌天庭的约束和对他的嘲弄的孙悟空,这样的孙悟空,看到现实里就像是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多么自由快乐。

白龙马虽小心谨慎却又不是一味的逃避,本事虽然不高但不在强大的对手面前示弱,出战少但做出的贡献并不小。他有着改过自新、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大的性格,这是我要向他学习的点。

而沙悟净就不用说了吧,老实本分又勤劳,担子几乎都是他挑。

他们四人坚守心中正义道德,来了多少妖精,也会明确自己的目标,这又是我要向他们学习的点啊!想要清醒而从容地活着,只需要稳定心性就好。好的话,不嫌弃我重复一遍吧?

篇七:西游记读后感600字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让它在外国人眼里魅力四射。如果你想快速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那么我推荐你一定要读一读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包括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西游记》这本书。《西游记》是由明代吴承恩写的一本讲述我国唐代高僧玄奘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他到西天取经的路上,又分别收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保护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西天取得了真经。

《西游记》这本书,不仅每一章的内容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且,我们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许多的地理文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说到《西游记》,每个人都会想到最为经典的故事,比如猴王出世、孙悟空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真假美猴王……

每当我读到孙悟空打败妖怪的时候,心里就十分激动,因为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对唐僧忠心耿耿,我好羡慕。但每当唐僧不分好歹去责怪孙悟空时,我会为他鸣不平……

欣赏这些故事的同时,我发现,在现代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们在语文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在数学中遇到不会做的题,在英语中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它们就像是我们学习中的一个个“妖怪”。如果我们能像孙悟空一样火眼金睛的发现这些“妖怪”并打败他们,那么我们就能取得“真经”。

读完《西游记》,我真的很想成为孙悟空那样的人物,不仅仅是因为他有七十二般变化这样的武艺,更多的是我从他身上学到了百折不挠、坚韧勇毅、细心认真、尽职尽责的精神!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