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载体议论文

年味淡了作文800字议论文(精选4篇)

本文已影响 9.12K人 

篇一:年味淡了作文800字议论文

年味淡了作文800字议论文(精选4篇)

离过年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跟爸爸妈妈早早来到外公外婆家。

近几年乡下不允许放鞭炮,过年前一两天,显得十分安静根本不像是在过年。放在往年,不等过年那一刻四处已经响起了一阵一阵的炮声白天也不间断。

大年三十那晚家里来了两桌人原本两间房子瞬间塞满了人,烟味,茶味,烧炭的煤气味弥漫在空气中互相交融,气味十分刺鼻,我连忙从房子里跑出来,到了大厅的一角,因为手机放在那里充电,我便找了一个凳子坐在那跟朋友聊天。信息声不断的响着,我也似乎忘了这是过年。不知道过在那待了了多久,有点困了,我小心翼翼的走进一间房里看,发现五六个人在那里打牌,电视机也没有打开,另一间房亦是如此。

大人们都在做自己的事没有搭理我,我便悄悄的上楼了。我躺在床上与朋友聊天,朋友说她们那里吵死了一直在放鞭炮,看到这我跑到屋外看着漆黑的天空,除了灯火通明之外一切显得格外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

今年过年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小时候玩的好的一个朋友也回家过年,算上今年我们已经三年没有见面了。想想小时候过年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在屋外的大坪上防花炮,听着空中响起的礼花声,拿着手中的花炮在空中画圆,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年才是真的年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吃团圆饭然后一起看央视春晚,小朋友可以跟其他孩子一起去领居家玩。现在,时间长了感情也就淡了,直到我离开也没有跟他说上一句话。

手机在不停震动,屏幕一直在亮,在这有点黑的房间里显得有点刺眼。打开一看原来是微信群里在发红包,点开红包领取红包在发送一句新年快乐,这样算是一种过年。临近整点,外面依旧是静悄悄的。楼下还在打着,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少了一个我。

终于整点到来,外面也响起了鞭炮声。大约五分钟过去了,外面重新恢复原本的安静。过了半个多小时,听见楼下窸窸窣窣的声音,那些人走了,爸爸妈妈上楼看见我叫我快点睡觉。

年,就这样过完了。过年一年比一年淡了,仿佛人们已经不看中这个传统节日,就在忙碌无趣中匆匆地度过了。

今年的年味是淡淡的。

篇二:年味淡了作文800字议论文

现在总有人说:“年味淡了。”但事实真的是年味变淡了吗?那么人们觉得“淡”在哪儿呢?一起看看吧。

年前准备

要说过年,就是从年前的准备开始的。从这一环节开始,就渐渐失去了往年的味道。因为,现在大家住的房子都是平层,面积不大;家里的物件也少了,再加上“高科技”的帮忙,的确不会像以前一样热火朝天的忙碌。而现在一家三口,爸妈上班,孩子上学,常常无法欢聚一堂。父母贴春联时,孩子躲在屋里打游戏;孩子想画年画时,父母也不怎么参与。看来,要想让年味浓,还得“从头开始”。

年夜饭桌上

这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可真是重要,这样仪式感满满的餐会,也在慢慢失去它的光芒。这无非是两个原因:一、家人。二、菜品。家人相比于以前,常常是聚少离多。以前“四世同堂”欢聚一桌,而现在,三四位家人静默地坐在一起,心思却在各自的手机里。说起菜品,鸡鸭鱼肉早已是家常便饭,儿时最期待的各种山珍海味,如今也不再令人新鲜。这年味自然就“淡”了。氛围的营造也是让年味变浓的重要“法宝”之一。

看春晚

九十年代中叶起,春晚便成了大年三十“守岁”的好伙伴,春晚的节目精彩依旧,可这份除夕八点钟的仪式感,渐渐也消失殆尽了。家庭氛围不够热闹,传统习俗似乎成了遥远的回忆。纯真的孩童已然长大,谈起“守岁”,他们更习惯于早早躺进被窝,失去了小时候对新年零点的期待。

这时有人会问:“我想要‘四世同堂’一起过年,怎么办?”方案一:回老家。老人们早早盼着团圆的一天,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当然,还有方案二,就是视频通话。吃年夜饭,大年初一拜年,都可以用它实现。工作学习使人们无奈分别,但科技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年味变浓呢?很简单,找回那份年味,需要时间和用心。对于无数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一家团聚。比如:年前准备时,爸爸贴春联,孩子贴年画,妈妈扫屋子,一家人忙不迭地,共享一份喜悦和热闹;年夜饭时多聊聊家常,少玩玩手机;让家庭的年融入更多传统习俗……

其实,年味并没有“淡”,用一句话说——只是我们在“天天过年”罢了。只要用心去感受年,努力营造一个热热闹闹的氛围,浓浓的年味就一直不曾远去。

篇三:年味淡了作文800字议论文

新年就要来了。

和往常一样,街上的人多了,道路也变得拥挤了,在花草苏醒之前,中国人的春节到了。整个城市变得急匆匆的,着急的人不停张望,快乐的人追逐打闹。年味不再那么传统,染上了几分现代化的气息。我不喜欢一片噪声的春节,不喜欢群魔乱舞的垃圾堆。所幸的是,人还是没变,仅仅有点沉默。

眼下的人们,总缺了些什么。以往的贴窗花,领压岁钱等一些快乐的活动,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就把精神文化给忽略了,过年的程序删减了一道又一道,过年的氛围也少了一层又一层。这恐怕是许多人过年时的感觉。不必说有着传统过年记忆的老人们,才上小学的小弟,都一脸怅然地说,过年就剩了放鞭炮这件快乐的事。看来,年味儿还真是淡了。

烟花冲向天空,以一种绚烂的姿态独自爆炸开来,很少有人会抬头,很少有人会欣赏。不像是以前,说个话都要扯着嗓门来说,一家人像是吵架一样兴高采烈地谈天说地,别提有多开心。有人说现在这样也好,减少空气污染,清净。可是这闹腾腾的炮竹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的沉默。糖果,新衣服早已习惯,最受人追捧的,那一定是“电子移动设备”了吧?全家老小,低着头,时不时发出一声傻笑,这样的传统文化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其实不然,过年是生活本身的结晶,年味儿同样如此,重要的是用心去品味。过年是一种休憩。忙碌地走了一年,需要暂时歇息一下,到了春再走。过年是一种企盼。时代在不断变化,传统的节日逐渐与现实格格不入,难道是时间带走了这份浓浓的年味?当年货更加充足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年、民俗意义的年。

过年也是一种文化,在如今这种精神文化短缺的时候,或许,追求民俗,一家人围在一个大火炉前讲讲各自的故事,参加参加各地的风俗活动,也能找到一些年的感觉……我思索着,那份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何时能重新出现呢,那份我怀念的年味儿,那种中国人特殊的精神文化。

年味不应该淡下去,多出去走走转转,帮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用心体会。今年也会是充实美满的。

篇四:年味淡了作文800字议论文

本来,在记忆里的春节是这样的:一家人在一起聊聊天、吃个团圆饭、看看春节联欢晚会,谈谈工作、谈谈学习、谈谈家庭,小孩子穿上崭新的衣服,去放鞭炮、点烟花,给长辈们拜年赚压岁钱。过年的时候,人们总有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可是,刚刚上小学的表弟一脸无聊地跟我说,过年就剩了两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压岁钱。看来,年味儿还真是淡了。

如今的我已经十六岁了,看到的东西固然跟以前有所不同。比如鞭炮声,那震耳欲聋的炮竹声离我们越来越远,只有零零散散的烟花冲向天空,以一种绚烂的姿态独自爆炸开来。妈妈说现在这样也好,减少空气污染,清净。可是这闹腾腾的炮竹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子人的空荡与无趣。眼下的生活,那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带点年味儿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贴贴春联、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儿好像只有跟着旅游团到遥远偏僻的乡村才能看得到。

是我长大了吗?越是长大,越是感觉年味淡了,我也越来越不喜欢过年了。我要在大年初一那天早上醒来穿上我簇新的衣裳,恭恭敬敬地和长辈说“过年好”,必须要和每个人微笑——因为如果我不这样做的话,他们每一个人都会对我做出一副很难看且很严肃的表情。就像鲁迅笔下的长妈妈一样一定要“我”在大年初一一早起来对她说“恭喜恭喜”并且一定要吃些福橘。

虽然现在过年物质生活更丰富了,但精神文化却总是像缺少了些什么,似乎以前的过年更热闹,更开心一些,我们似乎更怀念以前的年味儿。那些年,身为小孩子的我们听到鞭炮声会乱蹦乱跳,穿着新衣服在镜子前照了又照,拿着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舍不得花,最后还是都给了爸妈;等到别人家放完炮就跑过去,看看有没有剩余的小炮再捡回来自己放;午饭时看着桌上许多好吃的,流着口水却又舍不得吃,因为一年也难得改善这么几回伙食,生怕吃完了明天吃不上这些好吃的了。那时,尽管贫困些,但却充满期待,充满希望,充满向往。而今,这种感觉竟然是淡了,也没有了,似乎,过年成了与自己无关的事。

春节,就像与我们隔着层玻璃,兴高采烈的同时,又满眼忧伤地看着那些传统的民间习俗渐渐淡化。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